小伞文学网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实用5篇)

admin
导读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57-59.[2]刘思聪,文俊沣,郝丹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技能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8-30.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 第1篇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教学;汉语言文化;汉译英

全球化语境下,社会需要更多的翻译人才,国内很多高校因此开设翻译专业,但是大多数翻译专业的教学还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本科外语专业的翻译课堂中实施的“教学翻译”,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培养出来的译员受西方思维方式的训练,往往站在西方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在翻译实践中成了西方权力话语的代言人,无形做了西方文化霸权的帮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只注重学生外国语言文化能力的培养,忽视母语文化,导致学生汉语言文化知识严重缺失,肖龙福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高校英语专业的学生不具备将中国文化输出国外、以宣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毛凌滢学者从后殖民视角阐释了提高译者汉语言文化能力的紧迫性,但对于后殖民文化格局下,中国的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界还应给予更进一步的关注。

一、后殖民语境下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罗宾逊于1977年最先提出后殖民语境下的翻译问题,巴斯奈特等于1999年出版《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至此将后殖民翻译理论推向极致。此外,后殖民批评家斯皮瓦克、霍米・巴巴、尼兰贾娜、韦努蒂等在自己的著作中都对翻译做过较为深刻的论述,他们通过考察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发现翻译并非在真空中产生,而是受到权力关系的影响,各国语言和文化并不像传统翻译理论中假设的那样处于平等地位,这就从根本上了追求意义对等的翻译理想。尼兰贾娜认为,“所谓后殖民图景指的是百家争辩,竞相解释或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后殖民翻译理论改变了传统的翻译研究范式,从影响翻译行为的外部因素以及译文对目标文化的颠覆作用来描述翻译实践,揭示“通顺”的译文背后的权力关系以及翻译暴力的隐喻性存在。

国内将后殖民翻译理论主要用于研究翻译文学作品,而吴志杰教授独辟蹊径,⒄庖谎芯渴咏且向翻译理论本身,认为中国缺少自己的成独立体系的翻译理论,主要充当西方翻译理论消费者的角色,大量引介西方翻译理论,这种现象其实体现的就是一种文化侵略与殖民关系,而且这种殖民关系也体现在翻译教学和学科设置上。将翻译专业置于外语专业的框架之下,这就意味着在汉语与英语并置的时候取了英语而舍弃了汉语,这是一种裸的支配关系、殖民关系。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认识的不断加深,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本科翻译专业和翻译硕士专业应运而生,然而这并不否意味着汉语言文化在翻译学科中从此摆脱了被殖民的命运。

二、后殖民语境对翻译人才的诉求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中仔细考察历史上西方的翻译实践,他所做的统计数据显示英美与其他欧洲语言之间在翻译数量上严重失衡,强势文化译入母语的外语作品远远不如自身作品译成外语的作品多,而弱势文化则是大量译入外语作品,译出的很少,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着各民族语言文化之间不平等的权利关系。英美译者在翻译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时,强行将自身社会的价值取向、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加入到原文中去,尽量用“透明通顺”的译文抹去原文的语言文化异质性,实行文化霸权。根据王岳川教授在国家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所做的统计,中国的翻译界也存在这种问题。20世纪末,大量译介西方的科技、文学等著作,数量达106800余册,以借鉴西方的思想来实现强国为目的,而同时期西方翻译中国著作的数量只有几百册,因此翻译在为中国注入新思想的同时也带来了英语的强势话语。而且汉译英绝大数都是由海外汉学家翻译完成的,他们在译介中国的文学作品时,大多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无情地同化中国文化精髓。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四,而在世界文化市场的份额上只占到4%,美国则占到43%,中国在文化制造和输出上仍是弱小国家,我们只是被动地接受外来文化,还不能很好地将中国文化精髓和当代文化成果介绍到国外,这与我们的硬实力发展不相匹配。针对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想,2013年11月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促进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和宣传、提高对外文化贸易的重要性,指出必须加强培养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话语体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来塑造中国文化大国形象,提升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翻译是扩大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渠道,但长期以来,中国译学界都是以译入为主,但大量的事实证明,海外汉学家根据自己的翻译目的,对中国文化做随意的改写和挪用,塑造出萨义德所说的“想象的东方”,因此将译介中国文化的任务完全交给海外汉学家是相不可靠的,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汉译英翻译团队。但在高校的翻译教学中,对汉语文化能力培养和重视远远不够,导致中国翻译人才严重短缺。

三、汉语言文化知识在翻译教学中的渗透

由于长期以来英语教育中母语文化缺失,英语专业的学生全盘认同西方文化,忽视母语语言文化价值,导致英语教师和学生对母语语言文化知识了解不够,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更是令人堪忧。尼南贾纳认为,翻译不仅是殖民者实现殖民统治的帮凶,也是消解宗主国民族中心主义的力量,在后殖民语境下,高校翻译专业的教学不应该只注重吸收西方文化而忽视本土文化,不应该只注重培养“译人”而忽视“译出”,这就要求从事翻译高等教育的高层决策者和教育实践者们从翻译人才培养方案到具体的翻译教学实践都做好汉语语言文化知识在翻译教学中的渗透。

从宏观上来讲,首先,2011年颁布的《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中提出了“毕业生应熟练掌握工作语言……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的要求,其中的“工作语言”理所当然包括了汉语,但这种提法太过笼统,没有对学生的“汉语言文化知识群”进行具体明确的描述,缺乏可操作性。我们认为,翻译教学的高层决策者应该进一步明确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汉语言文化知识群”的具体要求。其次,鉴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下对“中译英”人才的强烈需求,各高校在确定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应该变注重“译出”的翻译教学实践为“译入”与“译出”并重,将民族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责任纳入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从微观操作方面来讲,第一,要将翻译专业人才的选拔与普通外语专业的人才选拔加以区别,我们做课题调研时发现,很多高校在翻译专业人才选拔时只对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有所要求,对汉语水平没有特殊要求。而国外不少培养翻译人才的机构选择双语基础都好的学生进入翻译系学习,中国香港浸会大学在本科翻译专业学生录取时,也会对学生中学毕业会考和高考汉语和英语成绩有更高的要求。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在翻译专业人才选拔时提高对双语基本功的要求,从源头上保证学生双语基本功高于其他专业的同学,同时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汉语水平对翻译能力的制约,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地提高自身汉语言文化水平。第二,在翻译专业课程设置上,除了外语各方面课程的开设外,须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也作为语言基础知识类核心课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汉语言知识与能力;将“中国文化概要”、“中西文化对比”等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类核心课程,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将“典籍外译”、“中国文学作品翻译”等课程作为专业知识与技能选修类课程,培养学生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的能力。第三,在翻译专业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汉语言文化知识及其外译,比如在笔译实务与口语实务等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引入民族文化方面的内容作为翻译材料,加强学生对汉语言文化的深入了解和解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使学生在了解对方文化、尊重并宽容对方的文化同时,也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培养有文化意识的译员,能够在翻译中彰显自己的文化。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实践能力

一、引言

“师者所以授业解惑者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汉语言作为五千年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基础,所起到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言而喻。面对国际上的“汉语热”和国内的“外语狂潮”,当前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未来的预备语文教师,在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同时,也应当走进社会实际。也就是还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入手,培养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从而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让学生和身边的人正视重视汉语言文学,发挥汉语言文学的潜在积极作用。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三、培养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进

身为中华儿女,身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所要承担的弘扬、发展汉语言文学的使命也就更重大。同时面对当前就业困难,社会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大量需求,汉语言文学的专业的师范生可以用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第一,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是最直接、最全面、最仔细研究五千年以来形成的语言文化的一部分人,除了具有文学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外,还要了解语言文学学科的新发展,不断吸收本专业和相关专业新的研究成果,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而作为一名师范生,除此之外还担负着教书育人、培育下一代的使命,所以更是要立足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提升教学水平技能,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同时,相比其他的学习者对于汉语言文学应该有更深的热爱,更真挚的情感,唯有如此才能将自身所学真正根据社会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发挥出来。另外,还需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规范汉语言文学的日常使用,对于发音、用字、用词等都要十分严谨细致,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人对于汉语言文学观念态度的转变,逐渐实现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3]作为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还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去进一步提升专业知识、培养起对汉语言更高的热情,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做贡献。

第二,创新汉语言文学学习、教育、工作观念。除了时代的冲击以外,汉语言文学自身的一些特征如果不跟随潮流进行创新发展,就会令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被掩盖,无法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所以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在学校求学期间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要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性学习,在掌握所学知识的精髓同时,将自己的见解和思想融入其中,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当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毕业,面临就业时,无论以后是从事教育工作还是其他行业,都要记得自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出身,要通过自身的行为将汉语言文学的内在魅力展示、弘扬出去,潜移默化之间影响更多的人。而对于希望从事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的在校师范生来说,创新自身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从内心真正热爱汉语言文学,体会到汉语言文学对于人的积极作用,从而纠正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而这一切都需要在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转变、创新汉语言文化学习观念做起。

第三,引导自身适应社会、逐步培养就业实践能力。所有的专业知识和思想观念都是走向社会,实现好发挥好汉语言文学育人引导作用的前提基础。对于在读的师范生来说,还要逐步培养起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既要积极入世了解汉语言文学当前的实时环境,了解社会需要的汉语言专业师范生的侧重点,于在校期间将自己培养成一名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同时,随波逐流也是不可取的,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永远不要忘记自己当初的目的,忘记对汉语言的那份热爱和执着。也就是,要在汉语言专业的师范生再将自己融入社会,适应社会后以自己的实际行为表现,将汉语言文化中的精髓进一步弘扬发展,令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喜爱汉语言文学。

四、结束语

当前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所发挥的引导、育人作用也是大打折扣。而在读的汉语言文学师范生既是汉语言文化的传承者、创新者,又是未来汉语言文学的传播者和发展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意义重大。面对这一情况,身为一名在读的师范生更是要肩负起国家和人民的重托,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目前这种局面。而以笔者的观点就是,应当首先培养提高自身的就业实践能力,在工作岗位上,进一步以自己的行为推动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前行。

参考文献:

[1]任志萍.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J].教育评论,2012(03):57-59.

[2]刘思聪,文俊沣,郝丹丹.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技能培养现状与改进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1):28-30.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 第3篇

(一)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突出特征

对外汉语专业1983年确立,1985年正式招生,当初国家设立这一专业,旨在适应世界范围内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因此,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就把培养高质量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定为第一位的培养目标,即使是后期增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也不例外。这一时期,学者们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且具有较强优势的对外汉语教师进行讨论,以凸显出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性和不可替代性。这一阶段学者们讨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课程设置的原则,一是课程设置的目的和课程模块。课程设置原则方面学者们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教育部《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和《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是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如李铁范、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关心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学者们还提出,地方高校在依据国家专业整体规划或专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的同时,还应考虑学校的自身定位、特色、区域位置、教学实际、学生个性以及就业等因素,如熊素娟、石诗、黄剑涛、李丹、张静等。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方面,2003年,“第一届全国对外汉语教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的35所院校代表经过讨论后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及教学技能,并确立了本专业的十二门主干课程,这为本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目的和课程模块奠定了基调。此后的绝大多数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旨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基于这一培养目标,学者们提出语言、文学、文化、教育教学四大课程模块不可或缺,如李铁范、白朝霞、杨同用、赵金广、李红、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蒋协众等。其中李铁范、蒋协众提出以语言学和教育学为主体,以文化和外语为两翼的“一体两翼”课程设置模式,杨同用、赵金广、秦海燕等尤其强调跨文化交际、中华才艺、二语习得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期凸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此外,学者们对其他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探讨。何建、李建宏、范晓玲、剧朝阳、郑茹娟、黄继列等学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应当依据汉语国际教师的知识、能力及综合素质等要求,依据整体性、渐进性和连续性原则开展课程优化和设计,考虑开设基础理论课、主干课,实践课,以增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詹向红、张发清认为,对外汉语专业不能狭义的定位在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而应转变培养模式,把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和中外文化交流人才结合起来,强化学生外语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宣炳善认为,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教师必须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传承和传播意识,为此必须增加能够促进中国文化对外有效传播的课程。罗小东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围绕汉外对比、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中介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综观这一阶段学者们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相关问题的讨论,我们认为大家达成的基本共识是:对外汉语专业定位在师范性,旨在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专业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是教育部规定的《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1998/2012)以及《国际汉语教师标准》(2007),课程设置应集中在语言学、对外汉语教育教学、文化类、外语类等方面,地方高校还应开设凸显地方特色、增进学生就业的特长课,这或许可以视为对外汉语专业从设立之初到目前为止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二)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不足

当初国家设立对外汉语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发展世界汉语教学,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专门人才,无论是1998版,还是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都明确规定,对外汉语专业的培养目标有二:一是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一是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专门人才。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大多数院校都把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作为主要的奋斗目标,课程开设也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合格的对外汉语教师”展开,对于培养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则着力不够。课程设置虽涉及文化类课程,但其主要目不是基于语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而是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需要。这一阶段虽有部分学者如李铁范、詹向红、张发清、宣炳善等也注意到文化传播类课程设置的不足,提议设置此类课程,但是这一阶段对外汉语专业的主流专业课程设置仍在如何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的框架内进行。因此,过去三十年中对外汉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的明显不足是仅仅完成了教育部规定的专业培养目标中二分之一的要求,即培养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专门人才,而忽视了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交流传播类课程的开设,使得课程设置中缺少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技能的课程。

二、新形式下对外汉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依据

新世纪以来,对外汉语专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05年7月首届“世界汉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更标志着对外汉语专业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汉办主任许琳提出了针对传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的六大转变。我们认为,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面临着自身职能的转变:由过去相对单一的以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为主、转型为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培养、语言文化交流及传播人才培养并重的轨道上,这一发展变化本身要求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进行转变。教育部1998版和2012版《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明确表明:对外汉语/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具备两种职能:一是能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一是能够从事与文化传播交流相关的工作。据此,新形势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也应改变传统的单一目标课程设置,增加培养学生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和传播知识与技能的课程。世界文化丰富多彩,具有多元性特征。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理应在世界文化大家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把中国的语言、文化、历史、政治、经济介绍给世人,必须拥有懂得语言文化交流与传播的人才。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责无旁贷,理应担负起培养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人才的重任,使得本专业的学生通过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能够从事文化交流与传播工作。尽管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催生了对外汉语专业,但是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真正到国外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在国内高校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仅是”,因此,从学生的就业角度着想,改变专业课程设置,增加文化交流传播类课程,使得学生毕业后既可以从事汉语国际教育,又可以从事汉语国际交流与传播类工作。

三、汉语国际推广背景下课程设置的思考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 第4篇

关键词:汉语语言学课程;凸显师范性;强化实践性;教学对接性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5—0038—02

一、调查对象与目的

调查对象:一是中小学一线语文教师(简称“一线教师”),这里包括中小学普通语文教师和骨干教师(分别简称“普通教师、骨干教师”);二是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简称“专业学生”);三是高师院校中文系领导和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简称“大学教师”);四是中小学校长及教导主任(简称“中小学领导”)。

研究目的:了解以上调查对象对现行高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意见和看法;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及访谈结果的分析,提出适应中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构想。

二、问卷结果与分析

1问卷数据统计

普通教师中认为目前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认为不合理的占%,两项合计共占%;骨干教师中认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认为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占%,两项合计共占%;专业学生中认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的占%,认为不合理的占%,两项合计共占%(详见表1)。以上这些数据说明,汉语言学课程设置的改革势在必行。

调查显示,普通教师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对他们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两项合计共占%;骨干教师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对他们从事中小学语言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两项合计共占%;专业学生认为对他们今后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帮助很大的占%,认为有一定帮助的占%,两项合计共占%(详见表2)。这说明,现行课程设置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但也有不少中小学教师和专业学生对此并不认可。

那么,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的问题出在哪里呢?调查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绝大部分专业学生都认为,现行汉语语言学课程设置中存在着选修课数量少、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不足、实践教学不到位、与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相脱节以及课时量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问题。多数教师(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对这些问题的看法基本上与专业学生的意见相一致。高师院系领导和中小学领导也认为应该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并把汉语言学课程设置与中小学语文课改有机结合起来。绝大多数专业学生、一线教师、大学教师和高师院校中文系领导以及中小学领导都认为教师教育与发展课程在数量上严重不足。

2问卷结果分析

调查显示,绝大部分专业学生、一线教师和大学教师都认为,除了开设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教法之外,高师汉语语言学专业还应该增开汉语语言学基本技能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课程。渴望开设的课程包括语言教育学、语言心理学、语言学教材教法、语言学学习策略、语言学教学策略、语言学说课与评课、语言学教学组织与管理、语言学电化教学、语言学教师技能训练、语文课标中语言学知识标准解读、语言学课的教学设计、语言学课程的板书简笔画教学、语言学课程的测试设计等。这些课程体现了师范特色,既有助于提升专业学生对中小学语文课改的适应能力,也有助于提升他们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

长期以来,教师教育课程局限于传统教育学、心理学和教材教法三门必修课。事实证明,仅仅开设这三门教师教育课程是远远不够的。在调查问卷中,课题组列举了四十多种加强中小学语文教育实习与实践教学的措施,供调查对象进行多项选择。96%以上的专业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大学教师都认为,提高专业学生汉语语言学实践教学能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观摩中小学语言学课堂教学,请中小学语文教学专家作报告,请中小学语文教学名师或中小学语文教坛新星来示范教学,使学生熟谙中小学语文教材,加强中小学语文微格教学训练,等等。90%以上的专业学生、一线教师以及大学教师都对分散自主教育实习持反对意见,希望取消分散自主教育实习。

三、访谈结果与分析

大一汉语言文学专业认知报告范文 第5篇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师范生;就业;能力培养

一、汉语言文学的社会现状

二、培养就业实践能力的方法

(一)立足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对汉语言的学习是最直接、最仔细以及最全面的,他们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研究会比一般人更加了解汉语言的文化内容和覆盖的知识,在传播和创新汉语言文学方面更加有经验。他们的学习和研究内容会更加的深入有内涵,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文字鉴赏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写作能力以及较高的文化修养,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去研究创新。这就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更应该担负起自己的使命。对于自身的专业要求不仅要做到而且要争取进一步做的更好,师范生对于自身的学习要坚持立足于本专业的知识,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教师也要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丰富自身的教育教学方法,融入新的教学和研究成果以推动汉语言文学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要从平时就注重自己的所学,不仅要学的多,更要学的精准。对于一名还没有毕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还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去进行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学生应该把握住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于汉语言文学更高的热爱程度,为未来自身的发展和汉语言文学的发展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要创新汉语言文学的学习教育和工作观念

当今时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一些新式的快餐文化也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因此,汉语言文学也受到了时代的冲击。一方面对于一名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来说要做到在学习教师所教授的知识时,不仅要积极的进行学习跟上老师的思路,更要学会有意识的对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一个创新性的研究和应用,在有把握掌握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使得知识更加融合贯通,以达到将所学的汉语言文学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能力的效果。另一方面教师要改变自身老旧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学会引导学生,给学生学习汉语言的热情和兴趣,使得学生们真正热爱这一门艺术和学问,体会到汉语言文学的魅力与积极影响,使他们自觉的按照汉语言的规范去应用汉语言知识,从而潜移默化的带动身边更多人对于汉语言的学习和重视,逐渐改变目前社会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错误认识和应用,使得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更为规范,发挥出更大的魅力,推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