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伞文学网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优选18篇)

admin
导读 4、对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2、期中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篇

一、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一班28人,总分1648分,平均分62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16分;二班24人,总分1563分,平均分65分,最高分91分,最低分34分。

二、试卷总体分析

该试卷能依据课标,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加强难度,体现出灵活性、综合性。题型多样,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都有所兼顾,适用不同层次学生的考查。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但总体来说题量较大。

本次考试有十四个大题,有基础知识、阅读考核。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包括拼音、字、词、笔画、句子的排序、经典阅读的考查,题目有一定的灵活性。阅读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题目具体分析

绝大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尤其是第一题给拼音归类、第三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五题正反义词连线,第九题组词。第一题给拼音分类,有几个学生出现错误,有的同学不认识三拼音节三个字。

第二题将音节补充完整,大部分同学能写对,个别同学依旧b和d不分。

第四题,我会猜,第六题判断对错,孩子们平时接触的少,所以出错比较多。

第七题连线,第八题圈出平翘舌音,此处少部分同学能做对,大部分其中有个别出错问题,属于基础知识不扎实。

第十题,将诗句的序号按正确顺序排列,此处孩子们可能不理解题意,很多同学空着题没有做,练习中做过此类题,但是孩子们好像还是不理解题意。

第十一题照样子,写句子。大部分同学能做对,理解题目的意思,但是个别同学仍旧把拼音写错,说明音节掌握不扎实。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2篇

一、整体状况分析

本次语文期中测试试卷印刷清楚,卷面干净,内容掩盖面较广。从整体看凸显了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题型以开放为主。就内容看,主要测试一至四单元课文中要求识记的字词及语文园地中消失的句子,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激发学生答题兴趣,布满了吸引力。题型构造合理,难易恰当,既能检查学生对字词把握的状况,又能拉开分数。

二、根底学问局部

这次三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把词语补充完整”“词语连线”“的、得、地的用法”“反问句改陈述句”“连词成句”“展现台”等。其题型较新奇,能贴进学生生活,掩盖面较广,既考察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积存、理解、运用的状况,又检测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力量,表达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

三、阅读局部

这次的阅读理解内容是课外的选段《牛顿的故事》,所以相对,课内的阅读学生感觉难一些。尤其是第三个小题短文被分成三局部,其次局部写了什么,此题相当于是把短文分段,然后写出段意。这种分析短文的方法在平常的课文学习中我们没有涉及到。大局部学生没有做对。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理解词意的力量有待提高。在教学当中应当教给学生感悟、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要多多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习作局部

本次习作是写春天的花,半年来我们教科书上没有涉及到本类型体裁,在平常的习作练习中练习的较少,所以学生在作文的时候感觉比拟困难,找不到入手点。习作题有很大局部同学失分较多。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3篇

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手中拿着试卷及成绩表,既有看到一些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欣慰,也有存在不足的失落。下面我针对我们二一班语文考试中的得与失,做一总结。

一、全班成绩统计

人数:全班39人,总分3594,平均分,及格率100%、优秀率85%。

二、考试试卷情况分析

1、看拼音写词语部分:大部分学生书写正确,但还有小部分同学失分比较多,原因有不会读拼音,还有的是书写不规范而扣分。

2、在比一比组词,写带有偏旁的字,这几个小题中,组词完成得较好,少数同学失分。

3、按课文内容填空`:大部分学生对课文熟悉,但还有小部分同学课文背不熟练,错别字的出现,从而出现了失分。

4、补充句子,大部分学生完成得较好,小部分同学说话、想象能力较差而失分。

5、课外阅读:完成得不是很好,因为低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多,理解能力也不大好,有的学生漏做题目,对完成这样的题目有点困难。

三、优势

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的正确率比较高:字词部分孩子们都能熟练的掌握,正确率较高。读读背背根据所学内容填空等题目学生掌握得不错,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得分较高,说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有关基础方面的拼音、字、词、课文内容还是抓的比较扎实的。

四、不足

错误率较高的题目:

1、排列顺序题,这一题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本身就有很大的'难度,共有6句话,要求排成一段通顺的话,很多同学失分。

2、最后一个写话题,有的学生写得不具体,有的错别字比较多,但最突出的问题在不会审题,要求写150个字以上。而且需要加强检查习惯的训练培养,写完句子以后要读一读,看一看是否通顺。

五、改进措施

我打算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

1、知识学习偏重于积累,是能力培养的前提条件;能力培养是对知识的迁移和运用,也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遵循知识学习和能力培养相结合这一教学原则,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试卷答题情况就足以证明:知识与能力同样重要,抓双基是一项务实工程,只有务实,才能创新。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一定要遵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既重视阅读和写作,又兼顾书写、背诵和积累,打实基础,提升能力,以求创新。

2、这次考试结束后,很多老师和学生感觉试题类型和平时做的练习不太一样,而且平均分不高。分析原因,我认为最关键的问题不是试卷的题型跟平时的练习是否一样,而应该从我们自身找原因。这次试卷,开放性试题和拓展延伸的内容学生做得也不太好,而且一个知识点采用了跟以往所不同的呈现形式,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了。因此,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培养学生诸方面能力便显得尤为重要。

3、立足于课堂,培养阅读能力。阅读部分历来失分严重,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于课堂,立足于课本,而不是仅仅依靠课外的大量阅读短文的练习。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更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以上是本班语文期末考试情况分析,也许会有许多不当之处,但定会对我的教学有帮助,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收获!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好!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4篇

一、试题分析

这次考试的试卷从总体上来看难简程度是比较适中的,而且从试卷上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是和教材联系非常紧密。既考了三个单元课内的东西,又有由此而生发的能力测试。语文这一科是历来为学生忽略的一种,这次考试的试卷就起了一个警示的作用,它无形地告戒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考试就考不好。它对促进学生听课这方面的确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我觉得对高一学生很适用。

第二方面,考察的知识点很全面,既有课内的也有课外的,而且难简程度也很适中。既考了字音,字形,词语填空|,成语运用,病句修改。又考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果不好好听课的话,肯定答不对)。xxx这一块除了有正常的一道文言翻译题以外,还有许多课内学过的。通假字,词语解释,文言句式,重点实、虚词用法,文言翻译,这些不仅需要认真听课,还需要较扎实的基本功。而文言阅读题可以说是以上方面的综合运用,一种能力检测。常说的“得法于课内,得备于课外。”这道题就可以看出来,学生是否能学以致用了。

二、学情分析

这届高一学生从总体上来看还是不错的,但由于学生来源不一样,听课能力也肯定有所区别。重点班及格以上人数53人,普通班也能达到近30人。百分以上人数重点35人,普通班10人左右,平均分都能及格,所以还是有潜力可挖的。

但是,学生还主要把精力放在课外而极少关注课内。可以说错置了主次,这次他们也吸取了教训,知道不能忽视课本了。

另外,他们的学习方式没有转变,还停留在初中阶段死记硬背的层面上。而高中更注重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更多的需要去理解,去进行信息筛选,知识整合,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比如说,这次考试的现代文阅读是《人在风中》,文章并不难,学生也基本上能读懂。但十八分的现代文得一半的学生都很少(普通班),原因是能意会而不能有效的言传。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学生体现出来的问题有: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

2、读书太少,主要表现在作文方面没有素材。

3、不会答题。

4、学习方式不对。

5、基础薄弱。

6、不会写作文。

三、对策

1、对语文的重视不够。老师就要提高讲课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对学生也要多鼓励,尽量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不是没什么可学的。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从而重视语文。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5篇

关键词:新课改 英语学习焦虑 教学启示

由_教育部制订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英语教学情感有明确阐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师要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1]。然而,高中生在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情感处于消极状态,许多学生在课堂中有明显的紧张、害羞、担忧、害怕、局促不安等情感体验,语言学家把这些情绪称为语言学习中的焦虑。焦虑是由诸多自身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引发的,在第二语言习得中所遭遇的不愉快情绪和心理不适的集合。适当的焦虑能促进学习者不断取得学习进步,过度的焦虑则会阻碍学习者的正常学习[2]。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倡“人人参与课堂”,在此背景下,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程度如何?能否提出降低英语学习焦虑的有效策略?本文通过调查与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英语学习焦虑现状,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英语教学高效策略的建构提供现实依据。

二、调查对象

对湖南省怀化市湖天中学高一6个班级进行了调查,共发放问卷178份,回收173份,其中有效问卷172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

问卷主要从发言焦虑、答问焦虑、作业焦虑、考试焦虑四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调查,并使用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数据统计与分析。

1.发言焦虑分析

从调查结果的表1来看,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生在英语课堂中的发言焦虑程度仍然较高。当学生被问及“自由发言或口语活动中总有一种害羞、紧张心理,担心遭到别人的取笑”时,14人选择非常对,占总人数的,63人选择对,占总人数的,选择中立的61人,占总人数的,选择不对的25人,占总人数的,9人选择非常不对,占总人数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与学生的课堂角色发生转变,将学生推向了课堂舞台的中央,虽然获得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然而,在正式的课堂环境中,大部分学生仍然在上课发言时感到紧张不安,第二语言输出时这种紧张感倍加增强,一方面由于学生对自身英语水平不自信,另一方面高中生正处于自尊心极强的年纪,害怕出错,担心老师的批评,如果遭到了同学的嘲笑和教师的负面评价,会因此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焦虑的学习情绪,造成长此以往的恶性循环的焦虑情绪体验,这种不良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更加难以完成“可理解性语言输出”(comprehensive output)。

2.答问焦虑分析

当被问及“我在回答问题时,总是害怕老师随时指出我的错误”时,7人选择非常对,占总人数的,62人选择对,占总人数的,选择中立的62人,占总人数的,选择不对的30人,占总人数的,11人选择非常不对,占总人数的。

由调查结果可知,新课改背景下的英语课堂中,学生答问焦虑程度仍然较高,从累计频率()来看,将近半数学生害怕回答问题,但相比主动发言与自由发言而言,焦虑水平有所下降。尽管如此,教师在英语课堂中经常碰到提问尴尬现象,本来不大安静的课堂在教师提问之后,顿时陷入沉默,主动举手者寥寥无几,很多同学甚至将头埋进书中,害怕老师点到自己回答问题;部分学生在被点名站起之后,头脑一片空白,说话支支吾吾,不能用第二语言流利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点,这些现象皆为典型的答问焦虑。答问焦虑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了学生第二语言的正常习得。

3.作业焦虑分析

当学生被问及“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太多、太难,因此,在学习中我总是感到紧张焦虑”时,9人选择非常对,占总人数的,29人选择对,占总人数的,选择中立的57人,占总人数的,选择不对的64人,占总人数的,13人选择非常不对,占总人数的。

数据显示,目前高中生的作业焦虑水平较低,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过多、过难的人只占被调查学生的一小部分。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对xxx不变的“记单词、背课文、做语法题”产生了厌烦心理,无法激起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了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教师对英语作业布置的改革势在必行。教师以“任务型教学法”为指导,制订了多样化的英语作业形式,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如听说类作业以欣赏电影并模仿记录的形式呈现,部分写作类作业以课外调查并撰写成文的方式来代替。创造性的作业布置方式突破了以往的机械记忆性学习。

4.考试焦虑分析

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绪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与其它身心因素所制约的,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或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

在调查中,当学生被问及“频繁的竞争型课堂活动、测验或考试我总是很紧张,不知所措”时,12人选择非常对,占总人数的,65人选择对,占总人数的,选择中立的49人,占总人数的,选择不对的34人,占总人数的,12人选择非常不对,占总人数的。考试是引发英语学习者高度焦虑的重要因素,随着国家对英语这门世界第一官方语言的重视,高中生不管是学文或是学理都必须参加英语考试。在与学生的交流与访谈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重大考试前,会感到紧张不安,睡不好觉,吃饭不香,考试时本来复习好的知识在考试中却怎么也想不起来等高度焦虑症状。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机制多元化,教学评价从重视终结性评价转变为注重形成性评价,尽管如此,高考这一“大指挥棒”的存在,使得家长与教师对考试成绩的关注丝毫不敢松懈, 对考试的焦虑可见一斑。

四、教育教学启示

1.巧用“合作探究”学习,营造良好英语交际氛围

发言焦虑、答问焦虑源于学生对课堂氛围紧张的感知,如果教师能为学生营造安全、宽松、民主、和谐的英语交际氛围,学生在运用第二语言交际时的焦虑程度则大大降低。新课程理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式的课堂活动中,组别之间竞争意识强烈,组员之间团队精神得到激发,此时,发言与答问的同学代表的不再是个人而是小组,经过小组共同思考和探究之后,凝结的是小组所有组员的智慧,此时出现错误的可能性很小,承受的心理压力减小,大部分学生愿意站出来为小组争取加分;另一方面,合作式的课堂活动中,教师给学生的准备时间较为充足,学生做好了知识准备以及心理准备,在充满自信的情形下,语言交际焦虑感荡然无存。强烈的团队意识、自信的语言交际互动、教师的及时鼓励与赞扬为英语课堂营造了和谐的课堂氛围,从而大幅度降低了学生英语课堂交际的焦虑程度,提高了英语教学有效性。

2.妙用“多维分层”弹性布置英语作业

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必须摆脱题海战术的禁锢,英语技能的提高必须走实际运用这条路。传统的“记单词、背课文、做语法题”作业布置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视野的拓展,同时也有悖于新课程理念。教师应在了解学生知识层次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分层布置作业,作业形式多样化,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将趣味性融入其中。教师将作业分为ABC三个层次,由易到难的顺序排列,学生按照自己的英语水平完成相应作业,各层次作业皆有所侧重,A层作业侧重基础知识巩固,B层侧重相关知识发散与链接,C层侧重思考与运用,为了使弹性分层布置作业有效执行,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足资料准备,可在课前制订好学案,将学案发至学生手中,以便作业得到最大程度地落实。降低高中生的作业焦虑水平,除控制题目的难易程度之外,还必须严格控制作业数量,一般而言,每一科目的作业时间不能超过30分钟。

3.活用“纵向相对”评价提升考试自我效能感

传统教学中,教师常用“一考定乾坤”的方式来评定学生学业成绩的好坏,致使学生“闻考色变”。新课程理念提倡多元化的评价机制,重点由终结性评价转为形成性评价,更多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此时,教师应将学情分析纳入学业成绩考核的重要范畴,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活动参与性、学习兴趣、作业完成情况、合作意识、考试分数做出整体评价。评价方式的转变,使学生认识到“考试并非衡量个人学习能力的唯一标准”,自然而然,学生的注意力不再仅仅聚焦于考试之上。

终上所述,英语教师在课堂中应多多关注学生情感,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践行新课程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切实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_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4。

[2]xxx 情感教学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30。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6篇

【关键词】高三语文 试卷讲评 教学策略

一、高三语文试卷评讲课存在的问题

试卷讲评课是高三语文教学的常规课型之一。做好测试后讲评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知识能力水平,通过讲评要使学生能够做到发扬成绩、纠正错误、弥补缺陷,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试卷讲评课教学中,却不乏低效甚至无效的教学现象,有些讲评教学走进了以下一些误区:

1.注重面面俱到,忽略主次需要。习惯于从试卷的第一题开始,一讲到底,面面俱到。这种讲评方式信息量大,但是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耗时长,课堂气氛沉闷,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2.注重结论呈现,忽略思维过程。只核对答案和结论,而不进行思维过程的呈现,使相当一部分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3.注重单向讲授,忽略学生参与。“教师一言堂”,整个教学过程缺乏对学生体验与思考的尊重,学生少有表达和交流的机会。

4.注重知识归纳,忽略拓展运用。注重知识和方法的归纳和总结,但是不能针对学生记忆过程中识记伴随着遗忘的特点及时安排拓展训练,缺乏对学习成果进行有效巩固。

二、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针对现存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谈了以下几点体会

1.试卷讲评要收集错例,分析错因,做到讲评的针对性

试卷讲评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学生在答题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作为试卷讲评的主导者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要全面深入地认识学生做题中出现的错误。讲评前教师首先要做好发现学生错误的工作,要广泛地收集错题,找出错误的病根,这样讲评才能有的放矢。每次试卷阅卷后、讲评前,笔者都要认真检查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分析各题的错误率,细致诊断学生的解答,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看试卷是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失分,还是因为审题不清失分,还是因为答题不规范失分。然后针对不同病症,对症下药,在讲评时精讲、细讲,讲深、讲透,加深讲评的印象,提高讲评的效果。

2.试卷讲评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讲评的高效率

一份试卷的合理结构应是考题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基础题到综合题的逐步延伸,因此讲评时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应针对学生在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难点问题以及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知识和技能进行精讲,做到讲评的针对性。在试卷讲评中,笔者一般重点确定一两个目标,重点讲评一两知识点。例如,在高考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中,会经常出现这样一种语病现象,即由并列短语运用不当而造成的语病。如果这份试卷中语病辨析出现了这种考查现象,就把它作为一个讲评重点,讲清并列短语在病句辨析中有几种考查方式,它的易病部位在哪里。下次试卷中若再出现这种考查现象,就能迅速激起学生的敏感点,快速地揭示出此句有没有语病,使学生达到讲一题,会一串,做一题,懂一片的效果。

3.试卷讲评要讲清思路,总结规律,指导答题技巧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7篇

本次期中测试对于三年级小孩来说并不陌生了,在老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再加上家长的积极配合支持。学生对进行了全面的复习,但有些同学由于基础比较差,答题还很慢。有的题理解不清出错比较多。由于三年级学生刚接触阅读,多数对阅读要求理解不清,在加上阅读所回答的问题较多。阅读题丢分较多。为今后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本次测试中查找不足,使在今后的教学中弥补不足。特将本次期中测试卷面分析如下:

本次期中试题难度适中,知识面比较全面,对学生识字写字、单元练习、理解课文、课外阅读、各种能力都进行了充分的考查。本次期中考试,考试学生73名,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

包括给加点的字注音、看拼音写词语、按要求填空、写近义词、按课文内容填空、生活中学语文等等。

二、阅读理

本题分为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两方面。

三、主要问题分析

1、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

表现在:个别学生还不能牢牢掌握本学期学习的生字,对练习中要求熟记和背诵的内容,还不能完全掌握,课文中要求背诵的内容,出现了会背但写错字的现象。

2、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本次检测中,所要填写的内容都是书本上要求掌握的,都是要求背诵的。但是学生实际做题并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知识。这给我们教学提了个醒:平日的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练习的形式力求多样化,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题,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

3、个别学生阅读能力不高

在语文试卷中,对于课外阅读这部分,个别学生完成的情况不尽人意。课内知识相对较好,而课外知识及应用能力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识字量少,阅读能力较弱。这在阅读短文中表现的最为突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⑴学生日常读书量还是少,一般的短文就无法读懂;

⑵识字量少,导致错别字较多。

⑶学生缺乏对文本的整体把握与概括能力,缺乏分析与理解的能力。

对文章内容需要学生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后,在理解和感悟基础上,用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很多学生无话可说,这说明学生基本的阅读能力还不具备。

4、答题习惯有待于加强

审题是正确答题的基础,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十分必要的。这次检测中就有部分同学存在审题不认真的现象,如不细心读题的要求,看到问题大致差不多,就答题,写出来的词语不符合题意。其次,在答题过程中,同学们的随意性比较大,尤其表现在阅读分析中,很多同学只是粗略地读过短文之后就盲目地答题,往往是雾里看花,不得要领。同时,答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有待于加强。

四、改进措施

1、加强对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培养

从答题情况来看,多数学生的卷面整洁,但还有一小部分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这些现象引起引起了我的深深思索,只有通过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仔细审题、静心阅读,关注生活、坚持练笔,认真书写、细致严谨,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刻苦钻研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要加强语文积累

语文能力的提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它的基础在于有厚实的积累,包括语言材料的积累,生活和思想的积累等等。没有积累,语文能力的提高就是“空中楼阁”,理解和感悟就失去了基础。

3、紧抓课内外阅读不放松

切实抓好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为了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应教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方法并让学生养成习惯,把预习中不理解的内容做上记号,以便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解决。要教给阅读方法,学会抓关键词句阅读,学会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思考、读后做批注、读后会质疑,学会提炼、归纳、概括,学会积累、运用、表达;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经常给学生介绍好的阅读材料,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切实把课外语文学习落到实处。

4、加强学困生的个别辅导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抓在平时,要xxx不懈,要对学困生的辅导有一个具体可行的计划,并能在日常繁忙的教学中挤出时间,加以实行。从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还需要继续加强方法指导,在不断的重现、运用中提高学生对字词的记忆这次统一考试,另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会扎扎实实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读书、倾听、观察、思考、动手等习惯,要注意有意识的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还要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8篇

时光如梭,转眼一学期又结束了。一年级的孩子们,知识在增长的同时,能力也提高了许多。一张小小的试卷不仅展示着孩子们的收获,也承载着老师和家长的期盼。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总体而言,知识覆盖面较广,信息量大,贴近学生生活,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又检测了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

一、情况分析

本次考试题目难度不算很大,学生感觉与平时训练相差不大。学生成绩比较理想。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层面和内容很多,知识点也分布到方方面面。本次试卷从汉语拼音、同音字、反义词、词语的搭配、句子的补充运用、积累等对一年级的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查。试题以教材为载体,立足基础,适当增加难度,增大容量,体现出综合性。属中等难度。

二、试题分析

1、第一题考查了5个根据拼音连线的能力,学生几乎没有失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应继续对拼音教学强化训练,多指导、多检测、多纠正、多比较。

2、第二题,根据拼音写字词。错的最多的就是chumen写成了车门。

3、第三题是连线找朋友。找反义词和把字对应的拼音连线。大部分能够做对,只有一两个同学平时不认真听课,不认字才导致做错。

4、第四题是“照样子,变一变。”给字加一笔或者减一笔变成新字,这在平时没少练习,有七个同学不知道“去”减一笔是变成“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

5、第五题考查数笔画。有6位同学把“里”字数错了笔画。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指导,积累应加强。

6、第六题是连线题,学困生在连线鲜艳的红旗和暖和的衣裳的时候连错。

7、第七题是读句子,选出正确的词语。错题最多的是“雪花从天上(落飘)下来。孩子分不清到底是改选”落“还是”飘“。

8、第八题是照样子写反义词。在平时总是训练以各自的反义词,这次考试有一个两个字的反义词,孩子就不知道该怎么写了,进去的反义词是出来。

9、第九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除了几个学困生判断错了以外,其他人都能做对。在阅读训练上要下大力气。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9篇

基本情况

本班共45名学生,期中成绩A段有8名,占全班,成绩B段9名,占全班20%,成绩C段13名,占全班,成绩D段10名,占全班,5名学生未参加考试。

典型错例

1、看拼音写词语中的“监督”“胸膛”错的较多

2、名著故事连线题:故事与作品错较多,课外阅读不够。

3、缩句的主语“孩子”和“炮弹”易写错。

4、人物形象用词不准确。

5、课内阅读

6、xxx下令的原因写得不具体。课外阅读画线题漏掉的很多。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后进生的学习监督不到位,与家长沟通的不及时。

2、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易错题讲的较多,学生练得太少。

3、连麦的学生不够积极,课件不够有吸引力,缺乏线上学习的积极性。

补教补学措施

1、加强对后进生的监督,及时联系家长做好监督。

2、强调卷面书写,字迹要工整。

3、加大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巩固练习,让学生成为主体。

4、提高做课件的技能,让学生更有线上连麦的积极性,采取一定的鼓励措施。

5、成绩C、D段的学生重新再做一次试卷,指导掌握错题。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0篇

一、数据分析

本次期中考试,我所带班级共有2个班级参加考试,考试的数据分析情况如下:本次考试在平行班中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一与第二,其中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平均分太低。

二、试卷分析

本次试卷考查范围为七年级语文下册1—3单元课文与综合实践活动,试卷由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xxx阅读与记忆、课外阅读及写作几大板块组成,分别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语言运用等能力。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基础知识24分,xxx阅读20分,课外阅读26分,写作50分,分值分配合理,能够从学生的得分来反馈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旨在检验老师在教学中是否用好例子、用活例子、用足例子。综上所述,本次调研考试的命题思路:以教材为蓝本,以课内为重点,强调双基,注重运用,突出考查能力。

三、答题情况

【第一题】xxx背诵默写。答题情况很不乐观,都是书上知识,但得一分、两分的同学大有人在。在平时,更要严抓的背诵默写。

【第二题】考察学生语文基础中的基础。注音、错字、关联词。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语文底子,由此我也感悟到汉字教学的经常化,及时检查、巩固。

【第三题】选词填空。要求学生区分两个词的意思及适用语境,这题答题情况还可以。

【第四题】对句子的排序。考察学生对语句的理解及上下文的联系,和中考接轨,答题情况一般,应多加联系,为中考夯实基础。

【第五题】自由发挥的题型,也是送分的题。但可能是平时练习较少,学生们的畏难情绪难以克服,不敢动笔。

【第六、七题】课文中古诗的赏析。两道题都讲过,仍没有做到正确率百分之百,平时依旧是要严抓,要求老师讲就讲透彻,学生学就要真正学会。

【第八—十一题】课本中xxx的知识。专门一节课的时间带领着学生复习,其中一些题也是再三强调,但之后也没有听写,不太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听写。

【第十二—十九题】两篇阅读理解题。得分不太理想,由于课外阅读练习较少,阅读能力有待提高,在做题时对文章的内容把握的不准,导致得分较低。

【第二十题】本次作文以“我的一家”为题,文体自定,不少于500字。这次作文得分情况还可以,但深入探究之后并不是很满意。首先,这是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学生们的思路大致相同,所以难以推陈出新,让人眼前一亮。大部分同学的书写仍然有待加强,语言表达不流畅,结构思路不是很清晰。平均得分36分左右。

四、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改进

1、对课文的重视不够,对阅读未做好“四关”

xxx阅读和课内阅读选自课内,从答题的效果来看,学生对教材还未熟练掌握,不能灵活运用。也是我没深钻教材,没很好的把握教材的目标性、指向性。在平时的教学中没有充分的利用例子来举一反三。因此,以后我要在用好例子、用足例子、用活例子上下功夫,切忌在教读课文中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要把知识点落到实处。将“字词关”、“课文关”、“背诵关”、“练习关”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2、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差,要在多读、多听、多说、多写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特别是语言概括能力、整体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尤为欠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以教材为基础,并加大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知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辨的习惯。

3、要进一步夯实语文基础,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从本次考试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基础并不牢固。从书写的情况看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之后,还没有从小学的贪玩,xxx虎的学习习惯中改正过来。因此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知道“字要规规矩矩地写,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

4、加强xxx言文教学,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

新的课标对古诗词xxx的篇目增多,力度增大,足见对经典古诗名著的重视。特别是七年级要培养学生的对文言的兴趣,打好文言基础。从本次考试看,学生对文言的词句的掌握不是很牢固。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强化文言实词、虚词的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诵读,形成良好的文言语感。

5、进一步加大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关注生活中的语言现象,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处理的实践能力。

从本次试卷来看,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考查,这对七年级学生来说是一种新的题型,学生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从做题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的平时的语言现象积累不够,记忆不牢,运用不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参加综合活动,主动参与,增加积累。

6、写作水平急待加强,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写”,“多”出效果,“多”出成绩。

本次作文考试,非常明确的告诉学生写作内容,但学生不知道究竟怎样来紧扣题目的要求,在写作过程中没有考虑作文的行文思路,选词造句没有锤炼,写出来的文章没有表现力。因此在下一阶段要加大写作的技巧与语言的表达训练,在练中提高写作水平。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1篇

期中考试在我们紧张而又忙碌的教学中结束了,好也罢,坏也罢,成也罢,败也罢,喜也罢,愁也罢,都已经过去了,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认真总结,积极反思,调适心态,再决将来。因为最终成绩还没有下发,所以依照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考试成绩对学生前段时间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为了今后的教学能取得更大的成绩,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为此就期中考试的情况作以简单分析:

一、学生方面:

1、刚进入春天,到换季的时候了,人总是没有精神,学生学习经常不在状态,开学以来,学生们的情绪就不是特别稳定,学习也没用去年那么努力用心,班级里学习气氛不够浓,加之时间紧迫,我们要时常提醒学生自我调节,时刻提醒学生要回到原来的紧张的学习状态上来。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或不重视,或认为语文很好学,不过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赶得上。

3、解题技巧的欠缺。表现在如何从四个选项中找出最佳项,提高正确率;如何审好题,做到紧密结合题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尽量多得分等等。

4、看书不细。未能听进老师的忠言相告,一厢情愿地以为这儿不考,那儿不考,存在侥幸心理,结果遭受沉重一击。

5、不会读书。学生习惯了把一节教材从头念到尾,而较少注意xxx文发展的脉搏,体味语文事件之间的联系,领略语文的博大与精深。

6、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奴隶性强,不肯下功夫,这是成绩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八年级,是中学生两极分化最严重的时期。

二、教师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整节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掌握。

2、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3、语文故事虽能调动学生兴趣,但有时占用时间太长,课堂上应适度调整。

4、对挖掘教材不到位,导致考试时有个别题型学生没有接触过,结果学生无从回答。

5、课堂管理不到位。没有好的课堂秩序,课堂教学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三、其他方面:

1、本次考试试题出的偏难,题目灵活。

2、期中考试前时间紧,内容多,期中复习时间少,这也是考试成绩不好的一个原因。

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努力做到:

1、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对社会知识的讲解要透彻,观点要明确,点评要到位。不能出现是是而非,模棱两可的情况。

2、单元测试和课堂练习要围绕教材,难易得当,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实际。

3、学生的课堂讨论或合作学习,课前要作深入调研,要充分把握好这个“度”。

4、根据教学进度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教材尽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

5、对学生课堂听课、讨论、回答问题等的评价要客观公正,不可盲目表扬和一味的说好。

另外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也很重要:

1、采用了领着学生复习,每一节课布置给学生具体的内容,合作完成,之后教师串联知识体系,使学生有个完整的语文概念。

2、老师统一思想,强化基础训练;多接触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语文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语文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3、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4、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5、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通过本次考试,我认识到在教学工作中自己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课程、新教材、新理念,给我们老师和学生的教育、教学的实际体验是全新的,而我们的教学实践经验还相当有限,还有待于我们全体老师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努力,从而在教改中求发展。

本次考试虽已结束,但更艰巨的任务还在后面,我将加倍努力争取期末考试再创佳绩。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2篇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课标》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来看,试卷基本符合命题原则,知识点分布上既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考查又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从从分数安排上看,基础部分占75分;阅读占10分;写话占15分。个人认为试题创新方面和孩子生活稍有脱节。

一、考试情况及分析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共有七大题,期中得分率最高的是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第二题选择正确的读音和第四题填一个词,组成词语。由此看出基础知识(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较为理想。第六题十二生肖顺序考察失分较多,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仍需进一步夯实。

2、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要给予足够重视。

3、关于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分析: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不能死记硬背二应该使知识学活了。

(二)阅读

平时训练的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见识得太少,对生活的体验也不够丰富缺乏生活实践和积累。

(三)写话

本次写话得分率较理想,大部分学生都看懂了图意,写清楚了内容,但有的学生仍存在写话不通顺或搭配不当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教材中写话或写作的要求和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和指导。

二、今后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减少机械、重复性的抄写和背默,提高课堂效率。而这些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教参上重点的学习、体会。只有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到位的培养。

2、重视习惯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加强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并注意指导方法。习惯培养包括书写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考试、写作业时审题、应变、检查的习惯等。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3、注重方法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为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能自主学习,才能由“学会”发展到“会学”,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识记生字的方法,把话写完整、写清楚、写通顺的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学习的钥匙。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促进学生思考、理解、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4、做好家长沟通交流工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育要发挥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作用,才能事半功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想方设法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其用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3篇

期末考试结束了,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静下心思考,通过本次考试重新审视一下自己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对于此次考试我做出了以下反思:

1、提领要点的能力。

就是从语句中提领要点,如回答问题,其实都是考查学生是否抓得住文章、段落的要点,即要点归并法。这个能力今后在平时的教学中,阅读文章中要注意培养。在讲短文时尽量放慢速度,多让他们说,从而表达出来,对那些学困生,要让他们多重复别人所说的内容,从短文中思索问题,在回答问题时,让他们把答案说完整。

2、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感悟能力,就是“语感”

通过朗读读书,以及大量的课外阅读来逐步积累。每天让他们利用晚上时间多读15分钟课外读物,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立阅读的能力。

3、审题能力答题方式

训练学生静心阅读,看清题意,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这个能力其实就是应试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欠缺往往导致了卷面上阅读部分大量失分。学生们审题不清,抓不住主要题目意思,在平时教学时,让他们多读几遍要求,在真正理解的`基础上再放手做题,对学困生让他们把要求讲出来,真正让他明白意思再做。

下一步的具体措施总结如下:

1.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写好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这项养成教育必须xxx不懈。

2.加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落实,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文本的习惯。

3.增加课外阅读量,提高语文素养。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有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丰富的阅读实践,就不能提高分析、概括文本和理解的能力。书读百遍,xxx自现。

4.激发兴趣,大力加强学生的作文训练

我想,通过这次考试,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的培养,着眼于学习策略教学。继续加强课堂教学改革的研究,不断反思和改进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如何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在练习中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答题方法,同时也培养学生仔细答题的好习惯。对于学困生,学习能力有待开发的学生,我想通过单独辅导,与学生家长多沟通,尽量让他们有所进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4篇

按照学校的安排,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更好地完成高一下学期的教学任务,我对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进行分析,找出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并查找原因,就下一步的工作制定整改措施,分析情况如下

一、通过成绩分析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各分数段双上线人数均偏低,制约了语文语成绩的提高,这也是语文学科多年来的一块心病,下一步一定要认真分析学生成绩,强化培优补弱工作。

2、学生规范答题的意识差,卷面潦草、不规范也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此次语文考试中扣书面分的力度很大,有的学生因此丢掉了34分。

3、学生中存在眼高手低、忽视基础的现象。对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思维不严密,会做的题得分率低。如很多基础不错的同学选择题只得了一半的分,与第二卷得分不成正比。

4、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差,不善于归纳、总结,个别学生学习动力还不足,作业、错题本落实不到位。

5、学生应试能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科学的答题习惯;审题不仔细,答题不严谨,规范性不够,很多解答题中的常规步骤写的不全、不准。

二、近期目标:

狠抓落实,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搞好学法指导,抓好优生的培养工作和各班边缘生的推进工作,力争期末考试成绩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三、保证措施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认真研究学情、考情。一方面,对考试大纲中规定的基础知识,要在教学过程中,彻底落实。另一方面,要研究学习这几年的考题,作细致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重点研究考试题所考查的学科知识重难点,题型的设计、命题规律以及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核心。

2、狠抓备课。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要围绕结构构建、知识点排查、重难点突破,习题选择,教学结构优化等主要方面,从集体和个体两角度,将备课作为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相对完善的学科整体备课方案。个体备课要在坚持集体备课思想的前提下,立足个人特长和所教学生的实际,充分发挥创造性。

3、聚集课堂,决战课堂,追求课堂效益的最大化。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取决于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应从各个环节入手下大气力研究课堂教学。备课中坚决杜绝不扎实,不充分,对教材研究不深不透的现象;上课坚决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要防止没有重点要点的错误作法,努力提高课堂效益。

4、要加强练习与测试,要使练习数达到一定的量,但也不能搞题海战术。练习测试要及时批改,认真统计分析,讲题突出重点,重点学生力求面批到位。

5、做好学生的分类推进工作优生语文偏科一直是制约语文成绩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优生语文成绩,增加双进线人数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将根据这次考试成绩,分批分类找学生谈话,动之以情,xxx以理,先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然后根据学生薄弱情况,分组进行辅导。争取在期末考试中,双进线人数能有较大幅度地增加。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5篇

【关键词】反拨理论;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影响

0 引言

测试与教学互为表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在内容、方法和目标上对教学产生重要的反拨效。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认真探索实现测试正面反拨效应的途径,规避负面反拨效应,充分发挥其对教学的积极影响。本文尝试运用测试反拨理论,构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对提高计算机辅助英语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进行有益的探讨。

1 测试反拨理论对构建英语教学评估体系的启示

众所周知,1993年Alderson和Wall 提出了反拨效应的15种假设(washback hypothesis)[1],主要从学生――教师、学习――教学两个角度为反拨效应的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Hughes[2]提出了“参与者――过程――结果”的反拨效应作用模式,用于探讨反拨效应的工作原理。对于如何提高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Hughes[3]提出了7种途径:如扩大考核面和加强考核内容的不可预测性,采用直接测试手段,使用尺度参照,使用基于教学目标的成就测试,让学生和教师充分了解测试,必要时向教师提供协助等。

然而,传统的教学观只重视反映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忽视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同辈评价;只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能力的考察,忽视对学生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的考察,缺乏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策略,以及学习过程的评价。而“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活动进行当中,即学生知识、技能与态度形成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展进行监控与评价,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情况的连续性的反馈信息。鉴于以上情况,“形成性评价”必然成为外语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评价方式。因此,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不仅应涵盖“终结性评价”,而且应涵盖“形成性评价”。因为,无论是平时的小测验还是期末考试,考试内容、考试方式、分值分配、阅卷方式、评分标准等因素都会影响测试的反拨效应。只有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教学评估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大学英语教学评估体系设计

从宏观上看,大学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技能,力求实现提高学生英语整体综合能力的目标。如果测试中缺失对某一项技能的考核,就会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这一技能培养的松懈和忽视,从而影响学生掌握该技能,测试将产生负面的反拨效应。因此,科学的评估体系应改变以往一份期末试卷决定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的单一评估模式,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采用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对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有效的全程监控,采用主客观题型有机搭配,多种方式互补互验,多环节、多维度、多层面地测试学生的各项英语技能,客观地反映学生的整体水平,扩大测试的正面反拨效应。

本研究所设计的英语教学评估体系如图1所示。

1)学生自评。学生根据教师事先制定的“学生学习能力自评表”进行评估。该表的内容涉及到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力、课堂表现等方面。另外,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建立学习档案袋,收集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收获和成果,内容包括最佳作文、英语竞赛获奖证书、优秀PPT课件、他人评价结论和自我评价结果等。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使教师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这部分内容不计入学期总成绩。

2)学生互评。参考“学生学习能力自评表”的内容,增加小组活动的表现和态度、课下小组完成学习任务时的配合程度等,该评估的结果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便于他们调整学习状态。这部分内容也不计入学期总成绩。

3)教师评价。占总成绩的30%,包括平时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及表现的课堂观察,对学生语言点、语言技能掌握程度的个别抽查、小组活动的质量、课堂发言的质量、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上课考勤情况等。

4)专家评估。占总成绩的5%,包括同行听课意见反馈,学院督导听课意见反馈,主管领导听课意见反馈,校级主管领导听课意见反馈等。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6篇

1.教学内容

《新课标》以分级描述的方式把中小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但实际教学中,教学内容赖以呈现的载体———教材则多数仅从实用和功利角度出发,工具性特征明显而人文性特征缺失。韩宝成在2009年5月通过对北京市部分中小学英语教师对其所使用教材的评价和对学生进行的以“我眼中的英语课文”为题目的调查中得到大同小异的答案:“现实中的英语教材枯燥乏味、xxx、不鲜活。”[2]

2.教师教学

教学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首先依赖于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师在做教学设计时自己的教学观念会起到关键作用。《新课标》也要求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深入地理解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性质;鼓励教师大胆尝试新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英语的人文性;要求教师进一步提高自身语言素质、文化修养和语言运用能力,营造激发学生参与、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情境,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帮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1]而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英语教师一般只看到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的工具属性,忽视了语言的认知、社会文化和生物属性”[2],“仅从工具的意义来看语言及其教育是十分狭隘的观念”[2]。

3.教学评价

韩宝成通过调查老师们对现实中英语考试的看法发现,考试“这个指挥棒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折磨,对学生来说更是如此”[2],由此可见考试是枷锁,老师和学生在考试的枷锁里适者生存。于是,老师借助于课本、习题把挖空心思总结来的应试技巧传授给学生而忽略真实自然的语言材料;学生积极地把这些技巧应用到如潮水般xxx的习题上也无暇顾及那些对语言学习至关重要的学习材料本身。在整个过程中老师蜕变成分数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学生蜕变成产生分数的机器。这种类似于工业化的育人方式培育出来的人才能有多少人文个性呢?学生学习的过程蜕变成单一应对考试的过程后,语言的魅力荡然无存,语言学习的乐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关于英语考试改革

1.英语考试改革的必要性

改革“是因问题倒逼而进行的政策调整。政久则弊生,这是规律,过一个时期就该动一动。因时而起,因势而变,不断试错,经常调适”。[7]通过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可以看出,在当下提出英语考试改革,是顺应时展的。

2.改革指向

英语考试改革只是高考改革的一个方面,但英语高考改革的宗旨是和整个高考改革的宗旨相契合的。教育部原副部长xxx(2014)强调“:高考改革要有助于高等教育选拔人才,要有助于中学培养学生,要有助于社会的公平和稳定。”[8]三个有助于中,基础教育学生的培养是高等教育选拔人才的前提,高等教育选拔和继续培养的人才需要具备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基础教育就要在引导学生打好知识基础的同时能力和素质培养同步跟上。具体到英语基础教育,就是从一开始利用语言使用的需求来拉动语言能力的提升,借助语言本身的魅力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能力和素养。

三、小结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7篇

关键词:考试信度

当今之世,考的人和学的人也在博弈,真可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学生学习之劲不见长,舞弊之术却日见增。过去用毕业会考制,现在用模块结业制。过去是百分之九十九不真实,现在呢?会有好转吗?不见得。

总的来说,考试有诊断性考试和选拔性考试。我主要讲教学中的诊断性考试和阶段性小测,再讲模块结业考试和选拔考试。考试不是教师的法宝,考试是为了检测教师教得怎样,学生学得如何,为师生提供参考,以考助教,以考促学,信度当然重要。我曾听一个高三把关物理老师谈教学经验,他说,他接手高三新班级时,总是在第一次小测时用同一套题目考学生,连参数都不改。考完就诊断学生知识缺陷,发现问题,探讨教学。然后据此备课,查漏补缺,效果颇好。这就要求学生真实地考出自己的水平,不能弄虚作假,否则,不利于教师今后的教学。而作为学生来说,你在考试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正好今后注意之、加强之、解决之。这样,考试的目的达到了。

问题在于信度有相对和绝对,语文也不同于物理、数学,语文考试常有其考试失真的时候。有时学生考的分数也可观,教师也为成绩而沾沾自喜,学得顺风顺水,教得心安理得。可实际上呢,教有未竟,学有未得,教学的目标远未达到。这不是舞弊的问题,这是排除舞弊后的信度失真。若以此失真的成绩作为教学参考,定然会导致盲目乐观。失真的原因何在?在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在于语文考试信度的相对性。说语文学懂了,这是个模糊的、相对的说法。老师打分时,不论是用百分制,还是用等级制,都难以准确地反映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也不能准确的比较学生语文功底的高下优劣,须多次考试后才能看出一点高下。当然,如果不是最终的选拔考试,这种比较优劣的工作就没有意义了。我们追求的是在考试中发现教学得失。因此,模块教学诊断性测试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检测面要广,这是语文学科的特性决定的。语文学习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庞大繁杂。字词、成语典故、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语修逻文、古今中外,都要积累;阅读、运用、评价、欣赏、写作都讲究能力。出题时一定要有诊断的意图和手段。考完后要逐统计错误率,这样才会有检测效果。此后还要对题、对人施以疗救手段。这是教学的开始,不是教学的结束。

二是局部性和针对性。正因为是阶段性小测,所以出题不能随意。要目标具体,任务明确,重点突出,不能泛泛而考,不能偏离主题。这一模块、这一小节、这一专题、这篇课文你解决了吗?要积累的、要运用的、要评价的都是这一模块内的。虽然内容集中,知识面较窄,但与“广”并不矛盾。庞杂的学科内容,必须以扎实的手段逐一弄懂问题、积累知识、获得能力,否则,就会是如入宝山,空手而归。这种考试也会是大炮打蚊子,不知什么是靶子。如果你每次小测的题目都差不多,学生也会厌烦、迷茫。教师不知学情,学生没有显出本事或错误,双方都不知下一步怎么走。这种考试纯粹是折磨人。

三是注意能力迁移 的设计。教师的匠心、用意要集中于此。能力是由本模块教学产生的,因此要注意层次性和阶段性,诗歌欣赏、散文欣赏、语言运用、文章写作都要围绕本阶段、本模块设计题目。当然,能力难以量化,得分在其次,会做才是真。语文考试最活的地方全在此,学生失分又最多,老师用力也应在此。最好每题蕴含一法,使学生每考有得。

若此,检测出来的结果则较为真实,师生据此调整方向,或修正谬误,或新增记忆内容,或查漏补缺,必有好处。

考查的粗细结合问题,文科类学科均应考虑,不单是语文。语文知识有纲有目、有干有枝、有主有次、有皮毛有精华、有表象有精髓,你学到什么均有用,选拔者的考试目标往往过于粗放,难以尽显学生水平,这不公正。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大考试的 量和考时,这似乎又不太现实。改革阻力太多了,一考定终身是所有学生的悲哀,但又有人认为考试面前人人平等。我总认为语文考试是难以公正、真实的。因此我姑妄言之:字词、修辞、逻辑、积累、背诵应考细,书写、理解评价、语言应用、阅读鉴赏、作文应考粗些,最好分开制卷、评分,甚至增考面试口语交流。这样,才体现出一个学生的真实语文水平。这种粗细结合对教学导向是有意义的。但不知选拔者尊意若何。

教师语文考试总结 第18篇

一、试题分析

本次二年级语文期中测试从字、词、标点符号、查字典、背诵课文、经典诵读、课外阅读、看图写话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基础学问驾驭状况,以及低年级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促进了学生语文实力的发展。

二、学生答卷分析

从学生答卷状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卷面比较整齐,这是较以前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一题是看拼音,写汉字。“旅”行、“旗”“帜”、“降”落、口“渴”仍有出错现象,但“旅”字出错较为普遍。 其次题中六神无主的“无”与“五” 混淆,迫不及待中的“及” 错写成“急”,出错的缘由是同音字相混,记忆模糊。

第四题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中第1题填表示动作的词出错较多,( )葫芦一词,有半数同学出错,缘由是对例子“(喂)小鸡” 没有读懂,所以出现(小、大、绿)葫芦等现象。 第五题按课文内容填空。学生出错现象特别严峻,究其缘由,是学生对课文内容驾驭不熟,“北京有很多( ),有很多( )的公园”这句,错别字较多,像“名胜古迹”、“风景美丽”等,另外,形近字或音近字相混,驾驭的不扎实;又对这样的填空形式不熟识,括号里面须要填的内容过多,又没有留出足够的空,导致很多学生对该填什么模糊不清。 第七题课外阅读:

阅读(一)选择正确答案,主要考察学生对《小猪唏哩呼噜》和《小巴掌童话》的阅读状况,《小巴掌童话》由于孩子们没有看完,所以第4题出错许多。《小猪唏哩呼噜》从暑假起先就要求读,加上严格要求,出错率较低,但是仍有少数学生不仔细读书而出错,以后须要和家长联系,督促其仔细读书。

阅读短文(二)回答问题,出错在2、3题上。第2题要求是从“哪些”地方,多数同学只划出了一处,说明对题意的把握不够精确;第3题中学生对“启发”的意思不明白,或者即使明白由于平常的训练较少,写不出来的也有。 第八题:看图写话。孩子们能够弄清图意,问题主要表现在不会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尤其是逗号;错别字多,形近字、音近字相混;语句不通顺,不会用一般话表达,夹杂着很多土话用拼音表示。

三、改进措施:

1、注意字词句训练,平常的教学肯定抓好形近字、音近字的.区分,创建多种情景使学生会正确的运用。

2、多与家长联系,亲密协作,抓好中下等学生的学习,教学中采纳多种方法帮辅,赐予更多的关切,使他们进一步树立起学习的信念。

3、重视培育学生仔细视察、细致检查的习惯。

4、刚好进行单元检测,发觉错误,弥补不足。

5、在平常的教学中,留意培育孩子说完整话,激发学生写话说话的欲望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