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伞文学网

内部审计评价范文(推荐4篇)

小伞
导读 说明审计过程中受到的局限及可能对审计结论造成的影响或其他特别事项。我们受XX集团董事会委托,每年度需对各子公司及合营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评价。根据报告中【审计发现与建议】的内容,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制定改进计划如下,我们

内部审计评价范文 第1篇

关键词:评价标准;原则;设计

一、建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难点

(一)评价标准的非绝对性。在对审计事项进行判别时,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所使用的评价标准往往具有惟一性。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结论通常“非对即错”。而绩效审计是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重点对审计事项实现的绩效程度做出评价。绩效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并提出改善管理、增强绩效的建议。由于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涵盖范围和内容的复杂和广泛等特点,绩效审计不能简单用一个标准来全面评价一个绩效审计事项,往往需要将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评价。定性标准一般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等。定量标准的计算往往表现为各种指标,主要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消耗的绝对量指标以及反映工作效率、效果的相对量指标。

(二)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评价一个审计事项的标准常常是以违纪违规金额的多少来衡量。而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除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需要大量的非货币计量指标。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非单一性,主要原因是政府绩效目标的多样性。除关注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外,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政府绩效审计标准的确立还应包含对政府社会责任的评价,包括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就业,医疗住房,退休金等的保障程度等等。因此,绩效状况仅靠财务数据无法全面涵盖,除评价公共资金经济效益外,还包括许多其他方面内容。

(三)评价标准时间的过程性。绩效审计项目往往涉及大额投资。这些项目不仅投资金额大,而且建设期很长,要分几个阶段才能完成。要对项目进行绩效评价,就涉及到如何看待长远绩效和当期绩效标准的问题。长远绩效是指在较长时间里可能持续实现的绩效,当期绩效是指在当前实现的绩效。两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在绩效管理的实务中,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常常会出现矛盾。如,某项目完成的周期较长,当期可能收益不好,但项目可能在今后取得很好的效益。同理,一些项目当期可能收益很好,但并不能说明今后效益一定很好。许多管理者常常为追求一时的绩效而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因此,在评价时,既要重视反映短期绩效,又要重视反映长期绩效;既要注重经济发展,还要关注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何将长远的发展战略与短期绩效指标有机结合成为绩效评价标准确立的难点。

二、建立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原则

(一)相关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应与被审计对象的核心效用紧密相关。审计评价标准要能对具体审计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评价,并且保证绩效审计提供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正确决策。随着审计的深入,审计目标会层层细化。审计人员应针对各具体目标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必须为每一项审计项目量体裁衣,根据审计项目的具体特点和审计目标,形成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二)可操作性。指审计评价标准必须简明、具体、易懂,便于审计人员进行分析,易于判断被审计对象绩效的好坏,也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理解。审计评价标准应充分考虑客观条件的影响,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实际情况出发,反映现实的方法、管理能力、组织结构、发展潜力,对可控制因素进行评价。

(三)科学性。指审计评价标准不受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主观意志左右,在相同的环境下,不同的评价人可使用该审计评价标准得出相同的结论。审计评价标准应当涵盖特定条件下绩效的所有重要事项和方面。即注意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预算和实际业绩相结合,能全面、辩证地考虑分析问题。此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还必须保持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对绩效环境的变化做出及时的调整。

三、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构建

从审计评价的角度,政府绩效的评价标准应该划分为政府总体绩效、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和项目绩效评价标准三个层次。

(一)总体绩效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公共资源耗费审计评价指标。公共资源耗费类指标主要考察政府行为成本,包括政府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占用。具体指标有基本建设支出、行政经费支出和社会综合发展支出等指标。二是政府管理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包括政府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政府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政策制定水平与实施效果、政府管理效益、政府管理社会效果等。三是政府行政潜能审计指标。它包括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指标。定性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战略规划能力、政府应付突发事件能力、领导者基本素质、政府服务环境与条件、机关工作作风等。定量指标主要包括:行政人员大专以上学历所占比重、机关服务单位信息化程度、公务员处理事务速度、政府行政透明度、年行政复议次数、公众支持率以及服务满意度、廉政建设程度等。

(二)政府公共部门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一是总体评价类指标。包括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被审计单位制定的工作目标、工作计划、社会评议结果、内部控制评价、部门职能的政策符合度、部门职能服务成本收益比较等。二是人力资源类指标。包括机构设置、个人岗位分析、职责说明、人力资源结构、人均完成工作量、个人绩效考核制度、工作人员学历、年龄结构状况等。通过对这类指标的分析,判断被审计单位机构设置是否科学,定岗定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人员配备是否科学、合理,最终实现评价人力资源的绩效。三是资源投入类指标。包括部门财政支出、人均财政负担、部门财政支出与同级财政支出比、工资费用占总支出比例、工资水平与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比等指标。四是资源管理类指标。主要考核评价政府行政效率和政府机关效能。即制度是否完善、是否依法行政、是否政务公开、是否办事高效、是否优质服务等。它们属于定性指标的范畴。定性指标的资料一般只能通过问卷调查取得,将问卷调查的资料经过量化处理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五是机关管理指标。包括决策水平、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实施过程中能否根据已变化了的主客观情况适时修订决策;机关是否以人为本,注意提高工作人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否有健康的行政文化,是否建立适当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机关内部各部门内部协调状况,控制能力的强弱等。六是产出类指标。由于政府部门的产出多为无形产品,其效果难以量化评价;部门承担职能的不同使建立通用的效果评价指标显得十分困难。因此,可在结合部门职能的基础上尽量形成可量化的指标,同时辅之以定性指标和社会满意度、责任目标实现情况等加以评价。

(三)项目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设计。

1、一般类指标。利用这一类指标可完成对不同项目的对比评价。主要包括:项目所能提供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否为社会所需要,或能提供一定的导向作用,有没有更优先层次的项目考虑;主要评价项目决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项目从立项到最终完成是否做到有效运用资源,项目的成本效益比如何,项目的最终效益质量如何,包括评价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项目评价个体指标。对项目的前期建设主要评价项目立项的可行性、立项程序的合法性、建设项目的机会成本的评价。项目的效果性评价应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评价。经济效益的特点是一般均可直接运用价值量指标、实物量指标或劳动量指标反映其效益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其表现是经济总量的增加。经济效益评价主要包括投资利润率、投资回收期、净现金流量等指标;社会效益评价主要是评价项目对生态环境、行业和地区经济发展、公共政策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社会效益指标主要包括:公共设施增长率、社会满意度、群众上访率等指标。同时,项目的效果性评价还应当包括项目自身建设的效果性评价。

内部审计评价范文 第2篇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主要内容,其主要评价方法有以下三种:

(1)真实性评价方法。

真实性评价方法,主要针对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真实性问题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在实际评价中,往往对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真实性评价。在目前实际评价中,大多数人认为会计资料的真实程度,可分为真实、基本真实和不真实三个档次,因此其评价方法也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真实。

如果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通过审计人员审查后,其差错率在5%以内,一般就可以认定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能真实地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②基本真实。

如果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通过审计人员审查后,其差错率在5%到10%之间,一般可以认定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③不真实。

如果被审计单位所提供的会计资料,通过审计人员审查后,其差错率超过10%,一般就可以认定被审计单位会计资料不能真实地反映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2)合法性评价方法。

合法性评价方法,是主要针对于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合法性问题所采用的评价方法。目前,大多数人认为财政财务收支合法性,可分为合法、基本合法、有违法行为和有严重违法行为四个档次。因此,其评价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①合法。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未发现违法违规事实,审计人员就应认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

②基本合法。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违法违规金额相对资金总量在5%以内,其性质一般、情节轻微,审计人员就应认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基本符合财经法规的规定。

③有违法行为。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违法违纪金额相对资金总量在5%~10%之间,其性质一般、情节较轻,审计人员就应认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有违反法规的行为。

④有严重违法行为。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发现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违法违规金额相对资金总量在10%以上,或者违法违纪金额虽不大,但违法违规性质严重,如私设“小金库”,设有“账外账”,存在“三乱”行为,或存在重大违法违纪案件等,审计人员应认定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行为。

合法性评价,一般为定性评价,数额的多少并不反映问题的本质,而主要看问题性质的严重程度。因此,在评价时应充分考虑到所用法律、法规的层次性、时效性与区域性。

(3)有效性评价方法。

有效性评价方法,是主要针对被审计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或资产、负债、损益等与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有效性问题所采用的评价方法。如果以任期目标作为衡量标准,一般认为有效性评价可分为超过目标、达到目标、未达到目标三个档次。因此,其评价方法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①超过目标。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或资产、负债、损益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审计,发现超过规定的目标,审计人员应认定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超过规定的目标。

②达到目标。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或资产、负债、损益等与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审计,发现达到或接近达到规定的目标,审计人员应认定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达到或基本达到规定的目标。

③未达到目标。

通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或资产、负债、权益等与目标责任制有关的各项经济指标)审计,发现未达到规定的目标,审计人员应认定被审计单位有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未达到规定的目标。

在实际审计工作中,若遇到有些单位(主要是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并未规定被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应完成的财政财务收支工作目标,审计人员往往就以前任实现的水平和同行业的平均水平或先进水平作为衡量有效性的标准。

在具体的执行审计评价方法时,对经营管理活动及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合规合法性评价,对内部管理状况健全有效性评价,对被审计领导人员个人遵守财经法纪及廉洁自律情况的评价,对会计报表为主的经济资料真实正确性评价往往采用上面所提到的一些定性评价方法。好多审计内容的评价可以且也需要采用定量评价方法。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方法大全]

内部审计评价范文 第3篇

致: 由: 日期: 关于:

一、背景

我们受XX集团董事会委托,每年度需对各子公司及合营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评价。

二、目的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是对相关内部控制的设计与执行状况进行整体评价。并依据评价结果对发现的内部控制设计或执行缺陷提出我们的改善建议。以使内部控制合理合规,达到纠错防弊,提高效率的目的。

三、范围

业务范围: 本次审计涉及的业务流程 期间范围: 本次审计涉及的期间

四、方法

此次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我们依据《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内部控制应用指引》及其解读与XX集团的相关政策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了访谈、查阅相关资料、实地察看及穿透测试等工作程序。

五、说明

说明审计过程中受到的局限及可能对审计结论造成的影响或其他特别事项。

六、总体结论

依据审计范围所提业务流程排列,并依各业务流程的作业点进行评价表达,不但要提出发

现的问题,也要对没有问题点的环节予以肯定说明。

1.业务流程(如货币资金)

2.业务流程 3. …… 4. ……

七、具体审计发现与建议

根据审计总体结论中所列示的问题,分项进行具体阐述。

对每一问题的阐述都应分为审计发现、产生原因、造成影响和审计建议四个方面进行,被审单位管理层有不同意见的,还需列出管理层的回应。

问题1:用一句话概括,明确指出问题所在。(对应审计总体结论)

① 审计发现: 具体描述审计发现的问题,同时须举证证明问题确实存在。 ② 原因分析: 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原因尽可能与建议相对应。 ③ 造成影响: 该问题的存在已经造成的负面影响或可能带来的风险。 ④ 审计建议: 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应尽可能明确、可操作、不空洞。 ⑤ 业务部门反馈:描述被审单位管理层就该项问题与建议持有的意见。 问题2:……

八、后续跟踪

描述就审计问题与被审计单位达成共识的改进计划,以计划表形式填写。 此栏只适用于需要后续跟踪的项目及事项。

根据报告中【审计发现与建议】的内容,与业务部门达成共识,制定改进计划如下,我们

将在*年*月实施后续跟踪:

注:*年*月是指计划表中最后一项预计完成时间.

内部审计评价范文 第4篇

一、存在问题的形式

(一)审计评价单一笼统,缺乏真实性。每个审计项目都要经过审前调查,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审计项目确定的审计目标和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资料真实、合法、效益性及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不应该把单位性质差不多的被审计单位审计评价就像公式一样套,甚至在复制粘贴中连原来的被审计单位名称都在新的被审计单位的评价中出现,或统一评价为账账相符、账表相符。

(二)审计评价主观片面。某些审计评价意见,未经过必需的审计检查和测试,而是在对部分情况审计查证后,在主观推理基础上得出的片面结论。如部分审计评价为:某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比较健全;某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较好等情况;某单位提供的材料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但仍存在收支反映不全面,财务核算不规范等,凭主观推断给出评价意见。

(三)审计评价用词不当。如有的单位存在一定的违纪违规问题,甚至是比较严重的违纪违规问题,但在审计评价时往往顾及被审计单位的“脸面”,或者迁就被审计单位,在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评价中写到:提供的会计报表基本真实地反映了财务收支情况,财务核算基本遵守了有关财务法规。还有的审计评价中提到的有关问题,在问题的处理中没有提出任何处理意见,如有的审计评价为:通过审计,某单位真实地反映了年度财务收支情况;通过审计,某单位无违纪违规问题;通过审计,某个人清正廉洁,无任何经济问题。在目前法制尚不健全、被审单位和个人守法意识不强、经济业务活动错综复杂而审计受到诸多客观条件限制的审计环境下,审计从范围、深度、广度上,都不能做到百分之百,因此这类评价存在着巨大的审计风险。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审计评价规范及评价准则相对落后。

随着形势发展,审计评价准则相对落后。无论审计对象自身,还是国家对于审计对象的管理以及财务会计制度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审计自身的发展看,审计的领域不断拓宽,各项审计制度的管理不断加强,但与此相关的审计评价准则尚待建立,而现有审计评价规范过于抽象,操作性、实用性较差。同时,由于审计方面的法律和规章制定较快,而新的包括审计评价准则在内的规章制定相对建设缓慢,现有的审计评价规范规定不具体,较为抽象。只能以真实、基本真实、不真实三种概念来定性,至于何种情况,依据什么“量”来定性不明确,使审计人员难以有章可循,把握不好审计评价。

(二)一些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高。

由于部分审计人员对审计评价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导致关于审计评价方面的许多重要内容在审计查证环节就被疏忽,在评价时不可避免的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单一笼统的含糊其词,应付过关。

(三)客观及外部条件相对制约。

由于部分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强、审计技术手段、审计方法相对落后等客观因素以及被审计单位配合、提供支持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审计评价所涉及到的较多内容,要么无从涉及,要么流于形式,要么含糊其词。

三、几点对策和建议

(一)增强思想认识,把握好“认识关”。审计人员应充分认识审计评价事关审计工作的全局。能否客观地对被审单位和被审事项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审计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又体现了每个具体审计项目审计工作的广度和深度、审计质量的好与坏,进而影响整个审计工作的质量,最终影响审计部门的形象和威信。审计评价工作做得好,可以树立审计部门依法行政的形象和威信,反之,会引起行政复议和诉讼,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只有搞好审计评价,对被审计对象和事项作出科学的判断,提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才能反映出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