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伞文学网

统筹城乡发展申论范文(合集3篇)

小伞
导读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县一级来讲,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3、坚持农业区域化、产业化和精品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在农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产业层次;突出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培育民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市场竞争

统筹城乡发展申论范文 第1篇

1.1城乡间存在的差距

我国城乡差距主要是城乡政治差距、经济差距和社会差距。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出台的政策以优先发展城市为出发点,因此在资源配置上国家重点扶持城市经济,优先发展城市工业生产[3-4]。由于政策的偏导性,城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农村的社会进步,农村与城市间的经济差距也由此拉开。经济资源和社会公共产品资源的不平衡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社会与经济差距。城市拥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良好的公共交通体系,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这些系统的建立客观上拉大了城乡发展差距[5-6]。

1.2统筹城乡发展的含义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前提下,以城市工业经济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渐缩小城乡差距,以城带乡,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7-8]。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关注的重点是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和均衡,侧重于城市与农村之间和谐与平衡。在建设新农村的指导下,城市与农村经济上的相互促进,能够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促进城乡协同发展战略的实现及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建设,以先进帮助落后,让城市拉动农村地区经济,促进城市与农村协调、均衡、共同发展。

1.3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新阶段的重要任务,_是在正确把握社会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矛盾、新挑战及新机遇的基础上,针对“三农”问题提出的,具有极强的时代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的治国方略,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9]。平衡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建设一个繁荣、稳定的社会是目前摆在执政党面前最重要的任务。中国_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实现均衡发展,为城市和农村建设一个均衡的发展环境,平衡城市化的内在要求、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循环,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农村与城市经济发展相互关联、相互依存,农村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繁荣离不开城市的发展与促进,因此统筹城乡发展,不但能促进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建设,更能反哺城市,为城市提供人力资源和原材料,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2我国城乡发展的现状

近年来,与快速发展的城市相比较,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日益显现。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农村人口仍然占总人口的大多数,城市与农村发展缺乏协调,严重影响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发展,农民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提高,显然也限制了国内市场的扩大[10]。农村发展的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已成为影响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一大瓶颈。从经济发面看,我国乡镇企业规模总体偏小,经济实力和功能不强,中小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能力明显不足,这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广大农村地区资金匮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严重不足;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大宗消费群体集中于城市,广大农民没有享受到优惠资源所带来的利益以及城乡发展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导致农村地区落后于城市。在就业方面,农民工待遇差,工作环境恶劣,农民工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干最苦最累的活,却无法享受应有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备,无法满足广大农民就医和社保需求[11]。此外,农村的教育资源匮乏,受教育程度和文化水平远低于城市,使得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偏低。农村教学设施落后,教学质量不高,导致农民思想落后,无法接受新知识和新思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些都加大了城乡统筹的压力,阻碍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开展[12]。

3统筹城乡发展的措施与方法

统筹城乡建设用工业经济来带动农业经济发展,通过城市发展拉动农村发展,从而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均衡和共同发展。

3.1加强教育投入,提高人文素养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教育事业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整个社会未来的发展前途,统筹城乡发展与建设,最关键的是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分配,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只有提高了教学质量,培养出的学生才能为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社会才会不断向前发展。教育事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一个国家公民的素质直接体现了这个国家的教育情况,提高了教学质量,就提高了公民的道德素养,也就提高了国家的整体实力。与此同时,要加强乡镇居民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提高人们的文化程度,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倡导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公民。

3.2加强政策引导,增加乡镇资金投入

在经济发展方面,加强农村地区资金投入。广开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促进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只有解决了投资问题,才会有更大和更强的行业出现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缩小城乡基础设施差距,实现城乡良好互动,保持城市与农村平衡发展。

3.3加强农村耕地管理,严守土地最低红线

农民所拥有的土地是农民的私人财产,任何人不得私自占用农民耕地,城市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应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尽量避免把农田变高楼的现象出现。如今在农村,大片的农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工业固体废弃物堆积场和工业污水排放场,导致农村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欧美发达国家曾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有了这个前车之鉴,就不能再重蹈覆辙走老路[13]。应加强耕地管理,实现农业种植专业化、机械化和规模化,鼓励公司集约化经营土地,提高农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3.4注重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

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人民群众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是社会稳定的基础。然而,如今的工作是一岗难求,就业形势很不乐观。在农村,农业种植需要机械化、专业化生产,从土地中释放的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工作,而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专业技能,他们的资本只有自身的劳动,没有与大学生和工业技师竞争的资本,并且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和技师都是严峻的考验,更何况没有一技之长的农民工。所以,国家应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让农民拥有学习和掌握1~2门实用技术的机会,让他们参加就业培训,从农民工转换为产业工人,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保障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此外,还应在农村地区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吸收和接纳更多的农民,最大限度地解决就业问题。

3.5完善农村社保体系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养老体系,要大力实施各种惠农政策,最大限度保障农民权益,实施各种新型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在农村推行社区服务体系,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生产生活需要。适度推行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化建设,逐步扩充农村居家养老服务对象,为城乡五保及低保和鳏寡孤独等老人提供政府援助,实现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的普惠型转变。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加大对乡镇贫困群体的社会救助,重点解决失业人群和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逐步完善社会养老体系,提高社会福利,实现平等享受社会保障体系带来的福利。促进乡镇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缩小城乡医疗卫生和医疗设施差距,提高农村人民的医疗水平,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疾病的发生。

4结论

统筹城乡发展申论范文 第2篇

通过对**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地考察和与我区的对比,我深切感到,十六届三中全会所制定的“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多么迫切和必要。可以设想,如果在全国的许多县市都按照城乡统筹的要求发展起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就有了充实的基础。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践与特点

**市是个仅有920平方公里的沿海城市,夹在宁波市与温州市之间,总人口114万,是全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县市之一。辖区11个镇,831个村,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3%。**年GDP已达亿元,财政总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9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国县市第十五位,以上情况表明:**市走“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协调发展”的发展道路是正确的,其区域经济已形成了“机制灵活、市场活跃、民资丰厚”的鲜明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主要应该归功于小城镇和小城镇聚集起来的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年为例,**市的GOP为亿,其中80%来自小城镇中的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年-**年的十年间,**市农村转移来的万劳动力,有95%被小城镇中的民企所吸收,或异地交流。特别是近几年来,**市始终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拆并自然村、改造空壳村、建设中心村,始终坚持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目标,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其突出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

1、坚持城市化与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同步考虑,实现城乡融合。**市的城乡一体化,是指小城镇与乡村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上实现整体性的协调发展,以城带镇、以镇带村、以村促镇,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以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市在一体化规划的指导下,开始实施四个聚集,即:工业向乡镇工业小区聚集,农民向乡镇和中心村聚集,农田向规模经营聚集,财政资金引领社会资金流向小城镇聚集。聚集后的工业形成了市、镇两级16个专业化特色工业园区,一改过去工业“低、小、散”的状况;聚集后的农民,开始入住乡镇和中心村小区,享受到社区化的服务和管理;聚集后的农田,建设现代化示范园区28个,建成标准农田20万亩,建成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3个,并极大地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聚集后的社会资金,累计投资56亿元,完成了事关**市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其中支农资金多达亿元。

新的理念,带动了**市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工业化、乡村城镇化的同步发展,实现了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融合。突出的表现是:农村劳动力得到顺利转移,至2001年的前十年间,转移到小城镇二、三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比重已达70%,总人数达万人;一二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产值比已调整到;城乡差别明显缩小,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之比已经缩小到1:;农村居民的生活状况明显好转,村村通了公路,90%以上的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卫生改厕率达。

2、坚持以小城镇发展为纽带,同步推进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建设,突出了小城镇发展的特殊作用。**市的小城镇以乡镇为主体,同时又扩大到中心村(由2-3个行政村合并而成),四个层次分别是中心城区一中心镇一乡镇—中心村。几年来,**市扶持发展的泽国、大溪、松门、新河、箬横五大中心镇,快速升级,强劲地推动了区域经济发展,目前**市小城镇的工业产值占全市的80%,对GDP的贡献已超过150亿元;中心村的建设,已实施“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已规划的112个中心村,112个单列村,已有54个村建工程在示范之中。

3、坚持农业区域化、产业化和精品化同步发展,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市在农村“突出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提高产业层次;突出组建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突出培育民营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

二、**市以小城镇建设为纽带,统筹城乡发展的启示

**市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是单纯地追求中心城区的发展规模和速度,而是以发展小城镇为纽带,城乡联动、一体推进、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特点”的发展路子。**市加快城乡统筹发展中所创造的丰富经验,给我们的十大启示是:

(一)**市统筹城乡发展,是**市较早确立科学的发展观的一个组成部分。**市的发展观念、创新意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是**市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二)**市以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和纽带,在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市的小城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聚集为着力点,成功地为小城镇聚积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对我们的启示是,只有聚集产业和资金,小城镇才有活力,只有小城镇发展,才能够促进城乡联动,一体推进。

(三)城乡统筹发展,难点在扶持农村的现代化建设,重点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市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同时,就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放在重要日程上,这对人多地少的农村来讲,既是当前,又是长远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便捷之路。**市十年间转移70%农村劳动力的实事,也再一次说明,小城镇是联系广大农村的最直接的“服务平台”,而小城镇的产业聚集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有效方法。

(四)农村的高效农业得到普遍发展,农民非农产业收入的增加,非经营性收的稳定增长,是农民积极参与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不但是**市的经验,也是台州和浙江近年来统筹城乡发展的最深刻的体会。

(五)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转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将成为必然,各级政府在引领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市场化、产化化以及乡镇企业发展、人口和非农业聚集等机制方面的创新力度,将直接影响到统筹城乡发展的水平和程度。

(六)城乡统筹发展,既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需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持之以恒。**市之所以能在统筹城乡发展取得成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地的乡镇企业起步早、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强,农民收入有一定的基础有直接关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市各级领导不断增强的创新意识、解放思想和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以及连续多年的努力,也是个重要的基础。

(七)**市的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三级小城镇同步发展,促进了城市一体化的进程,更加快了农村现代化的改造。这其中,各级政府财政的巨额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彻底改变,已成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保证。

(八)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一步证明县市政府在抓经济结构调整工作过程中,必须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首要的施政要务。

(九)**市发展的比较优势已得到公认,而**市二十年前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才是“今日**”的重要基础。发展中县市和欠发达县市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同样要有个艰苦的创业过程。

(十)中国地域辽阔,各县市基础条件有较大的差异,发展城乡统筹要结合本县市实际情况而开展,**发展模式非常值得借鉴,但不适合生搬硬套。

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农村发展的制度问题,是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应当引起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和率先解决。中国农村的落后,是中国农村长期的发展机制造成的,诸如农村户籍制度、土地制度、教育制度、低保制度、卫生制度、投资制度等等,这些都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制度问题不是地方县市政府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农”问题已严重地摆在各级政府的面前,**市的经验说明,只要政府高度重视,坚持统筹发展,城乡联动,一体化发展,而且将小城镇发展作为投资重点,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可以随城市化脚步同步发展的。

统筹城乡发展申论范文 第3篇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统筹城乡发展,是相对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而言的,它要求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进行通盘筹划,综合考虑,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最终目标,统筹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环境建设,统筹解决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打破城乡界限,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共同繁荣。统筹城乡发展,在现阶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统筹城乡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于20世纪末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但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低水平主要是农村小康的低水平;不全面主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全面;不平衡主要是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全国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有3000万左右,初步解决温饱问题的低收入人口有6000万左右。没有8亿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小康。就#而言,也有不少农民处于贫困状态。可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只有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2、统筹城乡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农业是弱质产业、农村是落后地区、农民是困难群体,这是“三农”问题的真实写照。解决“三农”问题说到底就是要让农业这个弱质产业强起来,实现农业产业化;让农村这一落后地区好起来,实现农村城镇化;让农民这一困难群体富起来,实现农民市民化。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突破过去就农业抓农业、就农村抓农村的单一思维束缚,突破城乡分割的体制性障碍和发展失衡状态,突破制约城乡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统筹谋划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城乡融合,实现城乡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落实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关方针政策,推进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抓手和有效途径,以此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3、统筹城乡发展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客观需要

城镇化是调整产业化结构、推动区域发展的大战略。与发达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山区的城镇化进程相对缓慢。突出表现是:总体规划滞后、功能不完善、规模普遍偏小、缺乏产业支撑,吸引力和辐射力弱,聚集效应不明显。统筹城乡发展,可以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可以提升城镇集聚产业和吸引人口的能力,可以推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可以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进程。

二、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容与途径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对县一级来讲,重点要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统筹城乡发展规划

从多数山区县的情况看,城乡发展规划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规划的缺位、缺失;二是规划的滞后;三是要规划的虚化,缺乏刚性约束。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主要是要解决城乡发展上的盲目无序问题,立足实际,突出特色,统一编制区域内城乡发展总体规划,包括产业发展规划、用地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社会事业发展规划等。规划要在指导思想上坚持与时俱进,破除厚城薄乡、二元结构的旧观念,树立城乡并重、城乡一体的新理念,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既要注重发挥城镇对农村的带动辐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农村对城镇发展的支持帮助作用;既要注重刚性约束,又要体现灵活运用;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要促进社会进步,促进城乡联动,实现共同繁荣。

2、统筹城乡资源配置